位置:好问之家 > 四字成语 > 轻于鸿毛的拼音读写及意思解释

轻于鸿毛拼音怎么读写?成语轻于鸿毛意思怎么解释

时间:2021-10-29 13:40:18   编辑:李钰涵

成语:【轻于鸿毛】

轻于鸿毛的拼音写法、读音

  • qīng yú hóng máo

轻于鸿毛的基础解释

  • 比大雁的毛还轻。比喻很轻微或毫无价值。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 鸿毛:大雁的毛。

轻于鸿毛的意思解释

  • 鸿毛:大雁的毛。比大雁的毛还轻。比喻毫无价值。 【示例】:梅伯死~,有何惜哉? ◎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六回

轻于鸿毛的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趣异也。”

轻于鸿毛的造句

  • 1、 在人们看来,那个赌徒的死轻于鸿毛,没有丝毫意义和价值。
  • 2、 在人们看来,那个赌徒的死轻于鸿毛,没有丝毫意义和价值。
  • 3、 名节重于泰山,利欲轻于鸿毛。
  • 4、 你说这事有多重要,在我看来它轻于鸿毛,根本就不值一提。
  • 5、 为民族敌人而死,轻于鸿毛。
  • 6、 死有重于泰山,轻于鸿毛,有识之士,应该死得其所。
  • 7、 一个人的死,或者轻于鸿毛,或者重于泰山。
  • 8、 他力气很大,两百斤重的东西背上还觉得轻于鸿毛。
  • 9、 为敌人利益而死,轻于鸿毛。
  • 10、 所谓有的死重于泰山,有的死轻于鸿毛,讲的就是死的意义问题。
  • 11、 人固有一死,或轻于鸿毛,或重于切糕。
  • 12、 人活于世,或轻于鸿毛,或重于泰山。
  • 13、 我才不怕呢!不就是死吗?谁不死?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为祖国而死重于泰山。
  • 14、 中国不是有句话吗,死有重于泰山,有轻于鸿毛,我们死了就是重于泰山。
  • 15、 毛老也说过,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
  • 16、 张祖全,他,他那就叫死得轻于鸿毛啊。
  • 17、 但是有的人的死轻于鸿毛,有的人的死重于泰山。

轻于鸿毛的近义词

  • 不屑一顾 bù xiè yī gù

    不屑:不值得,不愿意;顾:看。认为不值得一看。形容极端轻视。
  • 无足轻重 wú zú qīng zhòng

    无关紧要。也说无足重轻。
  • 秋毫之末 qiū háo zhī mò

    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。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。

轻于鸿毛的反义词

  • 举足轻重 jǔ zú qīng zhòng

    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方蜀汉相攻,权在将军,举足左右,便有轻重。” 原指处于两强间的有实力的人,只要稍微倾向一方,就能打破均势。后用来比喻所处地位重要,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。
  • 前呼后拥 qián hū hòu yōng

    前面有人吆喝开路,后面有人围着保护。旧时形容官员出行,随从的人很多。
  • 重于泰山 zhòng yú tài shān

    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死有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,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。参见〔泰山〕

轻于鸿毛的成语接龙

  • 毛骨耸然
  • 然荻读书
  • 书不尽言
  • 言不及义
  • 义愤填膺
  • 膺箓受图
  • 图文并茂
  • 茂林修竹
  • 竹篮打水
  • 水土不服
  • 服服贴贴

上一篇:引人入胜拼音怎么读写?成语引人入胜意思怎么解释
下一篇:见微知著拼音怎么读写?成语见微知著意思怎么解释

与轻于鸿毛的“轻”有关的成语

与轻于鸿毛的“于”有关的成语

与轻于鸿毛的“鸿”有关的成语

与轻于鸿毛的“毛”有关的成语

成语推荐

  • 饮恨吞声拼音怎么读写及意思

    成语:【饮恨吞声】饮恨吞声的拼音写法、读音yǐnhèntūnshēng饮恨吞声的解释饮恨:强忍怨恨;吞声:哭泣而不敢出声。形容忍恨含悲,不敢......
  • 仓皇失措拼音怎么读写及意思

    成语:【仓皇失措】仓皇失措的拼音写法、读音cānghuángshīcuò仓皇失措的基础解释仓皇:匆忙,慌张。匆忙慌张,不知所措。仓皇失措的详......
  • 积习难改拼音怎么读写及意思

    成语:【积习难改】积习难改的拼音写法、读音jīxínángǎi积习难改的解释积习:长期形成的旧习惯。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。积习难改的出处......
  • 斩钉截铁拼音怎么读写及意思

    成语:【斩钉截铁】 拼音写法、读音 zhǎn dīng jié tiě 基础解释 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,毫不含糊。宋朱熹《朱子全书·孟子一......
  • 径情直遂拼音怎么读写及意思

    成语:【径情直遂】径情直遂的拼音写法、读音jìngqíngzhísuì径情直遂的基础解释随着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达到目的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......

Copyright @ 好问之家   闽ICP备202002279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