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好问之家 > 四字成语 > 推己及人的拼音读写及意思解释

推己及人拼音怎么读写?成语推己及人意思怎么解释

时间:2021-11-16 17:51:44   编辑:刘玮岩

成语:【推己及人】

推己及人的拼音写法、读音

  • tuī jǐ jí rén

推己及人的基础解释

  • 用自己的心思来推想别人的心思;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。

推己及人的意思解释

  • 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。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。 【示例】:同学之间要做到将心比心,~,就能够搞好团结。

推己及人的出处

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朱熹集注:“推己及物。”

推己及人的造句

  • 1、 老班长常常推己及人,主动替战士们排忧解难。

  • 2、 我弄不懂人们为什么总不能比较公平地推己及人。

  • 3、 她这种推己及人的行为应该给予嘉许。

  • 4、 能推己及人,朋友间的相处就容易多了。

  • 5、 你也要推己及人,设身处地地为我想一想。

  • 6、 请大家推己及人,共同来维护社区环境卫生。

  • 7、 我们同学之间要做到将心比心,推己及人就能够搞好团结。

  • 8、 每一个人都能做很多,而且你也能推己及人,让别人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。

  • 9、 推己及人。你的读心术太可怕了。

  • 10、 能推己及人,同志间的关系就容易处理好。

  • 11、 兄弟间要推己及人的为对方着想,照顾父母亲的责任大家分担一下。

  • 12、 请你推己及人,别再提他考试失败的难过事了。

  • 13、 你如果不能推己及人,凡事只为自己设想,那就太自私了!

  • 14、 推己及人,我希望每辆班车都可以展现出本学校的风采。

  • 15、 推己及人,于用毕后,请立即腾空座位。

  • 16、 他要是能推己及人,多替朋友想一想,这场误会也就不会发生了。

  • 17、 爱情是说不清楚的,我们不要推己及人。

  • 18、 推己及人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原则。

  • 19、 敲响警钟,推己及人,小心火烛。

  • 20、 看来推己及人做起来不易啊。

  • 21、 品德的塑造是可以从任何年龄段开始的,关键是要学会如何内省,然后由内而外,推己及人。

推己及人的近义词

  • 身临其境  shēn lín qí jìng

    亲自到了那个环境。临:到、来。

  • 设身处地  shè shēn chǔ dì

    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。意思是替别人着想。

  • 将心比心  jiāng xīn bǐ xīn

    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,指遇事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。

推己及人的反义词

  • 以己度人  yǐ jǐ duó rén

    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别人(多指不好的想法)。度(duó)。

推己及人的成语接龙

  • 人地生疏、

  • 疏不间亲、

  • 亲如骨肉、

  • 肉麻当有趣、

  • 趣舍有时、

  • 时不再来、

  •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、

  • 来者不善、

  • 善门难开、

  • 开合自如、

  •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、

  • 知人知面不知心、

  • 心花怒放、

  • 放长线钓大鱼、

  • 鱼目混珠、

  • 珠还合浦

上一篇:推而广之拼音怎么读写?成语推而广之意思怎么解释
下一篇:稠人广众拼音怎么读写?成语稠人广众意思怎么解释

与推己及人的“推”有关的成语

与推己及人的“己”有关的成语

与推己及人的“及”有关的成语

与推己及人的“人”有关的成语

成语推荐

  • 望门投止拼音怎么读写及意思

    成语:【望门投止】望门投止的拼音写法、读音wàngméntóuzhǐ望门投止的解释投止:投宿。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。比喻情况急迫,来不及......
  • 烜赫一时拼音怎么读写及意思

    成语:【烜赫一时】烜赫一时的拼音写法、读音xuǎnhèyīshí烜赫一时的基础解释谜:声势很盛。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。烜赫一时的详细解释......
  • 防微虑远拼音怎么读写及意思

    成语:【防微虑远】防微虑远的拼音写法、读音fángwēilǜyuǎn防微虑远的解释虑:考虑,思虑。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,就加以防止,并......
  • 紧锣密鼓拼音怎么读写及意思

    成语:【紧锣密鼓】紧锣密鼓的拼音写法、读音jǐnluómìgǔ紧锣密鼓的基础解释锣鼓点敲得很密,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。紧锣密......
  • 低声下气拼音怎么读写及意思

    成语:【低声下气】 拼音写法、读音 dī shēng xià qì 基础解释 形容恭顺小心的样子。 详细解释 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。......

Copyright @ 好问之家   闽ICP备2020022791号